房地产:未来还有什么牌可以打?
时间: 2023-10-31 14:10 房地产 收藏


结合招行关于不良出清进度,我们认为皮带收容事件的发生基本就是本轮地产的大底。

过去两个月密集的房地产政策落地之后,作为房地产市场风向标的广东,9月份新增房贷回暖(全省新增344.82亿元),扭转了前两个月的负增长态势。

天津三季度存贷款综合增速月均9.5%,比上半年提高1.1个百分点。截至9月末,全市存贷款加权平均增速达9.9%,创2017年以来新高。

10月16日-10月22日,30大中城市商品房当周成交274.77平方米,环比上升10.69%,同比下跌5.81%。

从去年至今,房地产政策出台比较频繁,落地效果如何?

答:2022年是近十年政策出台频次或次数最多的一年,但2022年整个房地产市场情绪还是偏弱。

到了2023年,政策宽松趋势还在延续,政策力度也非常大。

2022年的政策更加侧重供应端;2023年更加侧重需求端,比如认房不认贷政策、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等。

从网签数据来看,政策出台后,北上广深的网签数据在9月中下旬开始回升。

政策是显效的,但总体而言还未达预期。

有明显效果感觉的是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;三四线城市,本身政策空间不大,药效也就没有那么明显。

政策出台后市场反应总体效力不达预期,其中的原因?

答:第一,需求。全国城镇化率,2015年56%;2022年65%。如果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的80%比,65不算特别高,但是基于我国本身的国情行情来看,农民进城是城市化持续加速的原因,到2015年这个速度已经减缓,说明65%的比例也已经到顶了。

第二,供求关系。从2021年下半年到现在,很多城市都面临着库存过剩,特别是在普通二线或三线城市,库存去化压力非常大。

第三,市场预期。过去从历史经验看,房价一定是会涨的,全社会对房地产市场发展都十分看好。现在房价持续低迷,加上经济压力、就业预期,未来收入预期,综合导致人们对于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不清楚。

未来一线城市房产政策是否还有牌可出?

答:北京、上海调控工具多,非常有用的如下:

第一,限购。全部取消限购可以不打开,但可以把社保调整一下,可以放松一些郊区的限购,包括多孩家庭去增加购买套数,或者新购房按首套认定等。这都属于限购的范围。

第二,限贷。虽然有认房不认贷,但北京和上海的首付比例还是非常高(40%),二套也很高,在80%。所以从首付比例来看,尤其是二套,还有非常大的放松空间。

第三,公积金。近期上海调整了公积金,北京的公积金政策当前还是非常严格,每年最多能贷10万,12年是上限,最多能贷120万,但相对于北京,房价的总价平均达到500万以上,所以公积金的占比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一些。这个政策调控的可能性没有那么大,但还是有空间的。

以上三点如果能真正优化落实,将对市场起到非常大的带动作用。

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放开限购对低线城市的影响?

答: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相关政策放开,对周边城镇有一定的吸附力。

现在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已经出现了严重分化。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一线城市对人才、人口的吸引导入能力。

北上广深、杭州、长沙等一线城市,市场没有那么差,相对平稳,主要是它对全国的人口的吸引力,对地级市人口的吸引力。

再者,人多的地方,供求关系比较健康,容易成交,不至于砸在手中。

未来市场供端的发展趋势?

答:现在库存压力大,造成产品同质化更加严重,现在房企再去推盘,如何去赢得客户,其中地段、周边配套已经无法改变,能改变的只有产品的品质,用产品力去打动消费者,把细节做好吸引消费者。另外,随着消费者认知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生活品质,包括物业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机构投资者对地产的态度和看法?

答:房地产当前的情况,看起来是问题,其实是成果,是转方向,去产能的成果。经过一轮被动、彻底的产能去化之后,地产的刚需仍在,能够活到下一个周期的公司将会迎来第二春。

1. 目前房地产行业已经见底回升,虽然回升速度和幅度不像前几轮牛市这么剧烈,但仍然能够从二手房交易指标中看出其回升趋势。当前应是房地产行业五年内的低点,在未来房地产行业大概率会有增长。

2. 需求: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真实存在,房地产行业已经度过了危机较大的时期。

3. 供给:供给端收缩大于需求端,超过 60%的产能退出市场,尤其是过去最激进扩张的公司。同时最近一两年新拿地项目的 ROE 与利润率水平均较高,更有甚者处于历史最高水平。

4.剩者为王:决定资本回报的是盈利,而盈利和增长、竞争格局有关。跨越周期活下来的地产公司能够以较低价格获取优质公司,这些公司估值较低、弹性较大,同时发展竞争大大减少。

评论
    表情
    推荐阅读